雖然自上篇文章後
有了新的目標
但經過這幾天的思考
我決定還是不能放棄英文
所以又將教材再拿出來聽了
結果發現
比之前更慘
因為之前背過的單字(而且是已經背完的)
我居然有大多數都聽不懂
所以調整自己
再重新出發
這就是一直怠惰的後果
一直不斷付出時間
一直的半途而廢
卻沒有相對的結果產生
所以這次絕對不能再有相同的事情發生了
每天最少也要聽個半小時
而我也重新匯整一下我之前沒有看到的學習方式
-------------------------------------------------------------------
交叉學習
什麼叫做「交叉學習」?
就是五六張差不多程度的CD輪流著
但要鎖定其中兩張主力學習
也就是說:
第一張已聽了10遍以上,已經做完克漏字,正在做跟述
第二張已聽了10遍以上,正在做克漏字第五遍
第三張已聽了10遍以上,正在做克漏字第一遍
第四張已聽了8遍
第五張已聽了6遍
第六張剛開始聽
每次聽完一張CD,不能繼續聽,而要去〔背生字〕或做〔克漏字〕或〔跟述〕
這樣交叉學習,才會有新鮮感,對語言的刺激才會加速
-----------------------------------------------------------------
跟述
許多讀者說,目前他們只能〔跟述〕短句
至於長句,跟述常做得七零八落
這是很正常的
每個人剛開始學講話,本來就是從一個字、兩個字、短句,進而到長句
如果一個幼兒,初學講話就講出一長串句子
那不是一般小孩,那叫〔天才〕
依循這個原理,可想而知
〔跟述〕練習是漸進式的
首先,〔聽力〕要好,你才能跟述
假設連話都聽不清楚,如何學著照講?
然後是〔理解力〕
你不僅要聽得清楚,還要聽得懂那句話在講什麼
如果聽不懂,那就是機械式的〔跟述〕
但機械式記不了那麼長的句子,當然無法跟述長句
再者,如果這句話不懂,你照講照背,又有何用?
---------------------------------------------------------------
有讀者問:為什麼每個字都懂,合成一個句子卻不懂
這跟〔理解力〕有關
理解力要靠訓練,而不是直接看中文翻譯
直接看中文翻譯,你還是沒有真正懂
而每張CD先聽個10遍以上,也是在訓練〔全面性理解力〕
先從大局著手,再從小處著眼
先〔整篇〕聽,然後再推敲單字和句子
首先,長期閱讀廣泛,常識豐富,此人的理解力一定比較好
但你學英文,就算之前沒有廣泛閱讀
現在訓練也來得及
1. 看文章,不要只看那個生字,或那個句子
而是要把前後文,來回多看幾遍
這樣才能準確判斷其義
2. 英文不會無中生有
看字面及前後文,應該就有線索
而不要自己想太多,想出完全沒有的內容來
3. 要符合常情
你要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判斷
什麼樣的事會發生,都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這句子的解釋超出常情之外,通常有可能是錯的
例如太陽從西邊出來......除非它是科幻小說
4. 有時間的話,隨便閱讀〔知識性〕中文書報雜誌
到國外自助式旅行
5. 若您還是不懂,請貼上〔留言版〕
我很樂意教你如何判斷
相信教一陣子後,你一定會有所領悟
----------------------------------------------------------------------
*您只要注意三點:
1. 同一故事,一天之內不要聽超過兩次
2. 每天都要挑生字出來背,而且要用〔遞減背誦法〕複習
3. 只要鎖定最多七八個故事,解決掉一個舊的,才能再聽新的
如果同時聽太多,但生字挑得很慢,這樣有些聽就變得沒有太大進步
我所謂的〔解決掉一個舊的〕,就是完成克漏字,且挑了生字下來開始背,這樣才算解決
----------------------------------------------------------------------
*有些字聽上100遍也不會聽清楚
要等到做下一階段的教材
再回頭聽,才會恍然大悟
*跟述可以增進聽力
相關討論已整理在〔英語討論精華〕
有空多看看